【热门】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
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,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,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。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1【方案一】
〖教学角度〗
说读──以多角度的“说”促进对课文的理解。
〖主要教学步骤〗
1、播放配乐朗读,凝神、静听、感受。用概括性语言说感受。
2、自由诵读:
教师导引: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诗,也是一幅富有流动感的画。用描述性语言说画面。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,具体描绘暴风雨孕育图、暴风雨迫近图、暴风雨来临图。
3、教师提出“我为课文配插图”的创意。学生分组给三幅图配画。
4、展示优秀插图:
用解说性语言说“图”。解说中,教师设疑探讨,如不画海鸥、海鸭、企鹅怎样?画面色彩、比例调配有何特点?三幅图主体与背景有何变化等,以领悟画意,探讨手法,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义。
5、在理解内容、把握形象、明确手法基础上诵读回味。用抒情性语言表达对海燕的赞颂之情。
【方案二】
〖教学角度〗
写读──独立感知课文材料,将个性化阅读体验用“写”进行表达。
〖主要教学步骤〗
1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,激发朗读兴趣。
2、自由朗读。要求放声动情,读出诗情、诗意和诗味。
3、组织“写”的层进训练。分块操作:
⑴引导对朗读技巧、语言妙要、手法运用作“赏析式”评写:
①读评重点字词句段,就重音、语速、停顿、层次、情感作标注,写朗读要领提示。
②选读喜爱的语句,揣摩品味,写“一句话的品评”。
③研讨对比、烘托、象征手法的妙用。写“一段话的手法评析”。
⑵就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“写”:
①给本文拟写副标题;
②写一句话的海燕素描;
③发表一则“海燕的宣言”;
④抒写海燕(或其他海鸟)启示录。
4、写作,交流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2【教学目标】
1、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。
2、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,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。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并默写第十二、十三自然段。
【教学重点及难点】
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,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。
【教学准备】
钢琴曲《秋日的私语》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
1、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:
⑴ 出示一捧花生。
⑵ 教师:
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,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?
⑶ 组织学生畅谈交流。
2、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:
⑴ 教师:
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,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,读读这一段,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?
⑵ 学生自读品味,教师巡视。
⑶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,教师随机点评:
第七自然段:花生的味美。
第八自然段:花生可以榨油。
第九自然段:花生的价钱便宜。
第十自然段:花生不炫耀自己。
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,可作如下设计:
① 教师:
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、桃子、石榴,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,好好地读一读,边读边想,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?
(炫耀自己,夸耀自己。)
② 教师:
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,与这些水果相比,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?
(不炫耀自己。)
③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,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、桃子、石榴的对比反差。
④ 教师:
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,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。
(虽然花生好处很多,但是从不炫耀自己。)
二、读、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
1、整体感知:
⑴ 教师:
父亲在县城做官,平时公务繁忙,抽空来过收获节,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?显然不是。那么,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?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~14自然段,你读懂了就举手。
⑵ 组织学生交流。
2、自读感悟:
⑴ 教师:
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,哪些词语或句子,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,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。
⑵ 学生自读品味,教师巡视。
⑶ 教师:
现在,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。
(在反馈交流中,引导学生分清“讲体面”与“只讲体面”的相异之处。)
3、深化认同:
教师: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,老师读了以后,也有很多话想说,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。
(配乐诗朗诵。)
我愿……
我愿,我愿是一支粉笔,用我洁白的身躯,
去谱写生命的乐章。
我愿,我愿是一支蜡烛,在黑暗中默默地,
燃烧,用我的光和热。
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。
也许,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,
但我无怨无悔,因为我坚信,
人生的价值,
不在于索取,而在于奉献。
4、积累语言:
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~14自然段。
⑵ 学生自由背诵12~14自然段。
⑶ 学生默写所背的话。
三、结课
教师:父亲在百忙之中,抽身前来过收获节,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,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,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。
【板书】
落花生 好处很多 不炫耀自己
做人 做个有用的人 不要只讲体面
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材简析
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。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、习作、综合性学习等,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。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,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,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。习作范围宽广,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。
教学目标:
1、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。
2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,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,建立信 ……此处隐藏4279个字……水量为 。
③从B水库到甲地 千米,调水 万吨,调水量为 。
④从B水库到乙地 千米,调水 万吨,调水量为 。
(6)设这次调水总的调运量为万吨千米,则有= 化简这个函数= 。
【讨论展示】①在上面(4)的表中,调入水量的代数式都应该是正数或0,所以≥0
14-x≥0
15-x≥0 解这个不等式得
x-1≥0
②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。
③看化简后的函数解析式,要想使调运量最小,则自变量x的取值应最 (填大或小),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水的最小调运量为:= 。
【变式训练】设从B水库调往乙地的水量为x万吨,能得到同样的最佳方案吗?(先让学生去完成,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过程)
(1)填表:
(2)设水的调运量为万吨·千米,则有= ,化简得= 。
(3)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
(4)最小的调运量为=
巩固练习:(多媒体展示1和2)
三、课堂小结:
1.本节课的收获:先由学生总结,老师启发补充。
2.一次函数最值问题的解决方法。
2.本节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。
(建立数学模型、数形结合、分类讨论)
3.关于这一课的知识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?如果有请提出来,让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.
教学设计方案 篇9【教学目标】
1、认识7个生字。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边读边想象,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,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。
3、在阅读中个感受大自然的神奇,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【课前准备】
查阅有关青藏高原、珠穆朗玛峰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新课
《观潮》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,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,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。
二、初读,感知全文
1、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:
感受它的美、险、奇。
2、初读课文,要求:
读准字音,不添字,不加字。
3、抽读课文,检查预习情况。
4、说一说:
听了、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,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?再读读课文,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?
梳理归纳出“壮丽”、“奇异”。
5、默读全文:
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。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。
壮丽:
第2自然段。
奇异
第3、4自然段。
三、再读,感悟全文
1、齐读2自然段:
读一读,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。
海拔:3000米;长:504千米;平均深:2268米;最深: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,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。这种方法叫──列数字。
2、除了列数字外,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,找一找在哪儿?
“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……一争高下”(齐读)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。你想说什么吗?
(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。)
3、指导朗读:
强调气势。
4、齐读3、4自然段:
找一找,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。
奇异:
山异 (热带雨林、冰川);
水异(涓涓细流、滔滔江水);
生物的多样性。
5、指导朗读。
6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,是意味着什么呢?
齐读5自然段。
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?
大家交流资料,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。
四、有感情地朗读全文
【板书设计】
雅鲁藏布大峡谷
壮丽 1、大拐弯的神奇(传说)
2、长、深、窄(世界之最)
神奇 3、自然博物馆
4、动物王国
教学设计方案 篇10一、导入
1、读课题
2、文有文眼,诗有诗眼,这个题目也有眼睛?指名回答
师在“棒打”二字上加点
3、指名完成填空,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。
原因 ,林冲棒打洪教头, (结果) 。
4、同桌互相说说
5、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,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。
二、品读课文
1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,思考: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?在重要的地方圈圈画画,作好批注。
2、交流(可读可说)谁?怎么样?从哪里看出来?读好句子师相机板书
(1)洪教头:自以为是(“洪不让座”一句)
(2)林冲:有礼貌(林“躬身施礼”一句)相机让学生表演
(3)林冲:谦虚(“请教”一词)
(4)洪教头:见钱眼开(使出浑身解数) 〖你正在浏览《老百晓在线》提供的文章
(5)洪教头:骄傲(挑衅)
出示“洪教头跳起来说……林冲连说:‘不敢不敢’。”
练习读(骄傲的口气)
(6)林冲:忍让
出示:洪教头冷笑了两声:“只因为……。”柴进说:“哦,你可别小瞧了他。”
A、自由读,体会人物的性格
B、指名读,哪些词语中体会洪教头的瞧不起人?(冷笑、依草附木、骗吃骗喝)
C、齐读
为什么柴进说你可别小瞧了他?
出示:洪教头向柴进问道:“大官人?”柴进说:“…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。”
A、指名读
B、男女生分角色读
C、采访:洪教头、柴进分别是怎样想的?
D、从“八十万禁军教头”上你还体会到什么?(武艺高超)
3、小结
4、品读第七节
(1)自由读文,看看林冲如何棒打洪教头?(出示插图)
(2)前面的文章也要看看,读4、5节
(3)指名读4、5节,圈画“脱了、拿、掂量、喝”等动词
(4)读7节(男女生个一位,老师三人赛读)
让学生打分并说说理由(评价)
(5)创设情境:众人哈哈大笑起来,对他们有什么话说?
(6)表演“灰溜溜地的下去”
三、课外延伸
介绍其他故事“武松打虎、杨志卖刀、鲁智深倒拔杨柳、林冲雪夜上梁山”,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
附板书: 林冲棒打洪教头
有礼貌 自以为是
忍让 见钱眼开
武艺高强 骄傲
文档为doc格式